Tuesday, June 5, 2012

森林里的瀑布 - 山林泡茶记

大自然真的很舒服,远离城市的吵闹生,返璞归真投向大自然的怀抱。 选格好地方,静下来,走山,聊天,喝茶。看看自然奇景,有时会让你的得到惊喜的收获!让视野开阔,也能让思想沉溺。偶尔出来透透气,让整个身心充电。你也许会更明白前面的路要怎么选择哦!




一盏香,散发悠悠香木味~ 能让身心放松,也能驱赶山里蚊虫~








森林里的天气变化多端,有时看不见天色。记得要带一些香,一来能驱赶蚊虫,二来能知道时间,三来也能让身心沉淀哦。










没有了蚊虫的干扰,那么一切就随心所欲了~ :)

找了个好地点,开始烧炭煮水~
位置在瀑布的中流,水流的方向有一定的湿度和风力。
对起火烧炭有助力。
在这里,没有工具,就需要靠大自然的助力。
烧炭起火成功!


开始煮水
用碳煮水就要有耐心
因为时间比较长
可要一直注意火的状态
阳光的光线温和,穿过绿树叶,直射流水中。环境开始转冷~ 舒服~


朋友煮水时,我去瀑布上流玩耍~
山泉冰冷,云水禅心
方佛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水风
在演奏交响曲


温度舒服,刚刚好开始煮水泡茶咯~







茶具准备妥当,等待水滚中~


天目出来见光



一切备续,只欠水滚!等待水滚中。

我泡第二样茶,古树茶。
在郊外泡茶,感觉真的很舒适。
坐在岩石上,动作都要和大自然结合。
不然坐姿不对,脚会麻痹哦!

换我泡第二样茶~ 也换了一把茶壶~
阳光很舒服,不会太热。一上坐,就感觉到水很冷!在流水旁边泡茶!舒适!很喜欢~
热热的茶汤出来咯
用碳煮出来的水,烟特别多,温度持久度也相对的高
可惜相片有偏差,看不到烟云。


朋友泡第一样茶,普洱茶。
帮朋友找个相片留念
二人饮茶才得味




拍到不错!哈哈
喜欢后面绿悠悠的景色!

环境很美,于是拍些照片~
土色土香~






一股清香飘扬,瞬间场合变得舒适,没有蚊虫干扰~
天气也缓和了下来,轻轻的林风和流水声~
心情好起来了


 森林里不知时日过
天色慢慢暗淡
气候也越来越冷

最后也只剩下我们两人
是时候收拾心情,清理环境。
泡开的茶叶把它施肥,润这片森林

提起碳炉
离开这块温暖岩石
和这个森林告别了




甜甜早安歌

寻找古城夕阳文化


一步一脚印
踏上古城的街道
去找寻一个即将消失的古城夕阳文化

放下城市的疲惫
换上简单的衣服
一步一步的走进古城
 从温古城的华人扎根历史

看看岁月冲洗过的建筑
方佛身在当年,画面浮现当时祖先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

华人刻苦耐劳的精神
落地生根
一代又一代的
延续了他们从原地带来的文化和工艺

制造了华人是最会做生意的传说
唤起了华人本来的文化技艺

带起了一个繁荣的边镇


有一天清早,在郑和茶馆老埔喝茶。
认识了一位日本人,他本身从事旅游行业。
这是他和我们分享的作品
用滤网和油彩效果整理出来的作品
乍看之下还以为是照片呢!
星期天早上一早起床,沐浴更衣。步行去附近的基督堂参加尼撒。
坐在200多年历史的长凳上,
欣赏历史建筑的建筑美学。
听朋友说关于基督堂的梁柱,
是世界上最长的梁哦!
尼撒过后,到红屋对面的小贩档口
吃马六甲黑糖做的Cendol
这是我本身最喜欢的大马甜点。
价格贵了一些,事物还过得去。

关于最早期的鸡粒饭店
很早以前就没有营业了

只见当地非常多的鸡粒饭店
通过当地人介绍,大家对这美食的口碑都不大理想
于是我们选了一家进去吃
鸡粒饭除了外形以外
味道不见得特别

不过也因为当地的竞争
领到烧腊的素质提升
价格合理
如果吃不饱,加饭是加以“粒”的单位来计算的哦!
选择鸡粒饭价格会贵过普通的饭哦!
这次拜访了很多茶馆
让我惊讶的是当地的潮州人和潮州茶色彩

让我伤感的是喝茶风气慢慢没落
希望这些努力的茶人们坚持的去经营
让从前的喝茶风气再现风华!
和城市不同的是
在这里还看到一些早期的厂壶和古董
还有很多收藏家寄卖本身的收藏于店里

其中包括一些罕见的茶宠,厂壶,陶瓷,和古董之类。


紫砂工艺品

都是一些制茶的工艺过程
动作和表情生动精致
上面的茶叶也做得很真
有趣!

紫砂工艺品

还有很多种制茶动作
在一个老饼铺发现这些鲜蛋缸
若是用来收茶,或者腌菜,是个不错的选择
郑和茶馆老埔

在这里可以喝上一些岩茶和潮州茶
这里在打铁街附近,环境比较安静舒服
目前已经有提供住宿


古里居(グリー・レズデンス)




メゾネット式のファミリータイプの客室






坐落于郑和茶馆老埔里面。
环境优美,老板和老板娘平易近人。
在这里可以喝到老板娘泡的茶,或者吃到老板娘煮的家常菜色哦!
有去马六甲游玩,不妨选择在这里小住几天。

No.3 Jalan Kampung Kuli 75200, Melaka Malaysia
老板娘 - 白小姐电话号码+6016-764-0588
你也可以选择自己泡茶
招待朋友,喝茶聊天。

或者在清早时分
独自坐在老店外喝茶
欣赏古城的特色风景

老板是潮州人,喜欢潮州茶的朋友可以和老板聊天
他们都是很平易近人的
茶馆老埔里面的面貌
都是当地古色古香的建筑
典型的华人文化点缀了这间茶馆




如果来对时间
或许你可以看到一些老前辈在教书法
挥毫挥毫墨宝呢!

目前古里居的住宿已经开始营业了
每个房子都有自己的特色
空间也非常宽阔哦!

这间房间的特色是通过窄小的楼梯板
上去却是浪漫的双人空间。
晚上可以观看星月
早上阳光投射入甲板上
透过古老的窗户看出去
可以看到窄小的古街道
是个非常舒适的房间。





通过郑和茶馆老埔的白小姐介绍
我们来到了打金街
这里的人潮比较少
环境也比较安静

途中我们看到了一家经营了几代的家传银器店铺
是难得一见的纯手工打纯银工艺!

店长是一位高龄93岁的老婆婆
健康状态非常好,对银器的认识也很深。

打银的是一位叔叔

从言语谈吐之中
不难察觉一些代沟
还有他们的说话方式和动作都比较缓慢
方佛是活在记忆里那个年代....

之后通过要求
老板原意为我们手工打造一些特别要求的银器

老板也让我们参观整体的制造过程
老婆婆在和一位顾客讨价还价
介绍着银戒指

台面上会看到很多以前的设计造型
有些是娘惹造型的精致首饰
有些是印度设计的嫁妆佩戴物

不管是从材料 - 纯银,或是到工艺 - 和纯手工制造
价格都是便宜的!

物超所值...
不懂这家店还会开多久
也不知道这工艺会不会失传...
风力发动火力
银块打成银片当中其中一个工序

这个工序很类似打铁
需要乘热打,然后快速冷却
一直反复做这个动作知道成型位置。

银块压成银片的老机器

这些老机器的声音都特别大

这次的收货很丰富!
从物质战利品而言


有全手工制造香道具银器
全手工上釉陶瓷香道具
绿檀木念珠
潮州剪纸
潮州凤凰单丛茶,茶叶,茶具
香品等等







青云亭

最老的庙宇
其建筑非常有特色
雕刻更加是鬼斧神工


里面
香火鼎盛
贡品非凡


这些雕刻
其他地方不容易见到了

手工太巧了
神态不凡,表情丰富!
图腾复杂巧妙!
位于山上的教堂

这次到了很多宗教场所
才发现最早期的印度庙宇,道庙,清真寺。
原来都在马六甲

这里的宗教建筑都还保留着早期的文物。

一步一脚印
踏上古城的街道
去找寻一个即将消失的古城夕阳文化

放下城市的疲惫
换上简单的衣服
一步一步的走进古城
 从温古城的华人扎根历史

看看岁月冲洗过的建筑
方佛身在当年,画面浮现当时祖先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

华人刻苦耐劳的精神
落地生根
一代又一代的
延续了他们从原地带来的文化和工艺

这趟旅程会继续探索下去
希望能记载这些夕阳文化
更加希望这些文化能延续下去
而且再现风华

待续

Monday, June 4, 2012

香道篇


所谓香道,就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的仪式感中追慕前贤,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珍爱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寂静之中。香,不仅芳香养鼻、颐养身心,还可祛秽疗疾、养神养生。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里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柱香,闭目养神,静静地感悟香气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香还可以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自己浮躁的心也会变得踏实。
品香,这种勘验人们学识和觉知的艺术,不是仅仅要求参与者通过嗅觉辨识出各种不同香的种类,而是要达到一种闲寂、优雅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目标。 不少人听说香,就以为是宗教用的香,其实它只是香学中很小的范畴。




日本香道流派有100多家,最主要的是御家流和志野流御家流
开祖是三条西实隆,他也被认为是日本香道的始祖。战后,一色梨乡氏和山本霞月氏等,推戴三条西公正氏为宗家。 属于贵族流派,注重程式、气度。御家流7件火道具
银叶挟

香筷

香匙

鶯(一种别针,包香包用)

羽帚

火筷

灰押


闻香


闻香是一种考验人学识和感觉的近乎艺术的行为,要求习香者通过鼻子辨识出各种不同香的种类,它的目标是一种闲寂、优雅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



鉴真大师东渡,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给日本传入了熏香和香文化,寺院是天天都香烟弥漫,朝廷则在举行典礼时焚香。平安时代以后,香文化从寺院走向王宫贵族,他们学起“唐人”做法,经常举行“香会”进行闻香、品香。



直到今日,香道习俗仍在日本的一些地方保留着,与“茶道”、“花道” 一起构成了日本的“雅道”。



总体而言,香道分为供香(供于神佛前)、空香(焚于礼堂和室内)、玩香(多人香会)。一般我们所称的“香道”是最后一种。



组香


所谓组香,是具有特定规则的闻香仪式之一,必须使用两种以上的香。从文学的要素到一般的教养等,会采用多种多样的题材,香客们会比斗知识、联想力、智慧,非常富有游戏性。



不同的季节还会举办不同的组香香会,比如夏天是“菖蒲香”。有所谓的“春之组香”、“夏之组香”、“秋之组香”(菊合香)、“冬之组香”。



组香让香客从红尘俗世里脱身而出,进入一个静寂且趣味盎然的世界……




其它的日本火道具包括

点火道具

地敷 

香盘 

银叶 

名垂纸

香包


割香工具锯

小刀

厚刃刀


凿子

割香台 




品香


将香炉水平置于左手上,按逆时针旋转,接着用右手轻轻地蒙上,鼻子前凑,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闻。闻后还要在狭长的香笺上写下感受,能写下心得才是够级别的香客。
  如果是主客传递,则主人先闻三次,用左手将闻香炉递到身边客人的右手,走的是顺时针方向,客人也闻香三次,再传给下一位。




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品香文化。在南宋初期,日本皇室成员和贵族频频到中国来开展外交活动,带走了完整的茶道典仪,而与茶道一起东渡的就有香事。


  后来到了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品香”风俗,逐渐形成了日本的“香道”。插花、饮茶、弈棋、熏香等生活艺术都源于中国,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绚丽多彩的篇章,在传入东瀛后,早已成为上流社会及市民阶层都乐于接受的修身养心的生活哲学。


  但今天,香道和茶道、花道这些纯粹的典雅的生活艺术,它们的面貌对于国人来说却有一种刺痛心灵的陌生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那些神圣而庄严的文化传承在中国早已逝去。


我们看到,作为香道文化的学习者,日本早已将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


如今,改革开放已逾三十载,社会昌明,国运强盛,人心思善,正是整理恢复传统文化的大好时节,香道作为传统文化不容忽视的一枝,正亟待广大有识之士与学者的共同挖掘、整理和复兴。



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